
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發表斑馬魚胚胎實驗系列操作手冊
作者:luojiao 發布時間:2022/5/17 10:00:00
撰文 | 潘魯湲
斑馬魚是開展生命科學、健康科學、環境科學、水產科學等研究的重要模式動物。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科技部財政部發文成立的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核心成員,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全球三大斑馬魚資源庫之一。在日常工作,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明顯感受到斑馬魚越來越受到中國研究者的關注和歡迎——很多過去不使用實驗動物的研究者常常首選斑馬魚開展相關實驗,不少利用其它實驗動物的研究者也開始轉向斑馬魚。以至于近十年,中國斑馬魚研究體量全球占比急速上升,達到2021年的40%。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斑馬魚研究體量最大的國家(圖1)。

圖1 主要斑馬魚研究國家歷年發表相關成果全球占比(數據來源web of science)

圖1 主要斑馬魚研究國家歷年發表相關成果全球占比(數據來源web of science)
斑馬魚的繁育和胚胎培養、體外受精、顯微注射、原始生殖細胞移植等操作,是斑馬魚研究中的基礎和常用實驗技術。這些實驗,有些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常常存在不規范不穩定等情況,對后續研究“貽害無窮”;有些則步驟繁瑣,存在很多“易錯點”和“小竅門”,不加以注意就會影響到實驗的成功。
針對上述斑馬魚胚胎實驗操作的特點和難點,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應Bio-Protocol雜志之邀撰寫了5篇實驗操作手冊,近期在線發表。這5篇實驗手冊及其全文鏈接分別是:
《斑馬魚的自然交配產卵及胚胎培養技術》
《斑馬魚的體外受精》
《斑馬魚精子凍存》
《斑馬魚胚胎顯微注射技術》
《斑馬魚原始生殖細胞移植或替換技術》
https://bio-protocol.org/bio101/e1010941

圖2 斑馬魚體外受精操作示意圖

圖2 斑馬魚體外受精操作示意圖
這些實驗操作手冊對實驗的每一步驟都進行了詳盡的刻畫,提供了所有關鍵過程的圖片或視頻,列出了實驗所需的全部儀器、試劑、耗材等,并突出指明了實驗操作中可能的易錯點和影響成功率的小技巧,并對常見的實驗失敗情況進行了總結分析。這些操作手冊,無論是對于剛剛進入斑馬魚領域的初學者,還是對于這一領域的資深人員,均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這些操作手冊的第一作者分別是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的柳力月實驗師、李玲璐助理實驗師、謝訓衛實驗師、熊鳳實驗師和孫永華研究員指導博士畢業生張峰華。該系列論文受到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生物資源科技服務網絡計劃、湖北省自然科技資源庫等支持。